你的血糖控制得好不好? 全靠日常血糖監測了。 日常血糖監測不僅有利于調整日常飲食和運動,也有利于醫生了解病情、調整用藥和控制飲食,防止并發癥的發生與發展。 但有些糖尿病患者在日常血糖監測中,存在不少誤區,看看你中招了沒?
誤區1:有癥狀才監測血糖
有些糖友并不重視血糖監測,且對測血糖的重要性認識不足,以為有了癥狀才應測血糖。其實不然,血糖稍高時可能毫無感覺,但這種稍高的血糖,很容易促發慢性并發癥,待到產生癥狀后再去測血糖,往往為時已晚。
另外有一些患者幾個月才測一次血糖,這是遠遠不夠的,因血糖可受飲食、運動、藥物、情緒等影響而有所波動。一般來說,只有部分患者在某些情況下需要每天監測4~7次血糖。這些人包括:
⊙剛被診斷為糖尿病的患者
⊙住院需要調整治療方案的患者
⊙合并其他急性疾病,且空腹血糖高的患者
而對于大多數病情穩定的患者來說,每周監測2~3次,可間斷性進行監測。比如,今天測定早晚餐前和早餐后2小時血,明天測定中餐前及午餐后2小時血糖,后天測定早餐前和三餐后2小時血糖。
誤區二:測尿糖代替血糖。
誤區3:“餐后”就是從吃完飯后開始計時
餐后血糖一般是指餐后2小時的血糖,通常是從吃第一口飯開始計時,而不是常常誤以為的吃完飯后2小時。餐后2小時血糖主要用于糖尿病診斷和使用藥物療效的依據。
如果餐后2小時血糖居高不下,在排除應激情況后,一般認為是異常的,可見于糖耐量異;蛱悄虿〉。
誤區4:測量時反復擠壓
許多糖友因為害怕疼痛,采血針扎得不深,檢測血糖時血液不夠,就反復擠壓,最后檢測血糖不準確。
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:
一是血液不夠,不能充分與試紙上的化學試劑起反應,導致監測血糖過低;
二是反復擠壓,大量組織液被擠出,血液被稀釋而監測血糖過低。糾正的方法是穿剌時深度要達到5毫米,要形成一個小血球,保證監測血液足夠。避免反復擠壓,防止組織液影響血糖監測。
更多資訊點擊首文藍字,關注長沙百靈中醫糖尿病?漆t院,有任何健康問題,可隨時添加駱博士個人微信(doctorluomin)或直接電話咨詢百靈糖大夫客服(181-5388-6817),歡迎文后留言!